
關于我們
ABOUT US
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
作者:
來源:
發布時間:2021-06-08 17:03
原因很簡單,過度的飽和的氧氣對正常人來說就是毒氣,因為氧氣進入人體后,一部分氧自由基會奪走正常細胞的電子,因此細胞也會成為他的自由基,去讀取其他的電磁,一來二去就會有可能發生氧中毒,畢竟這種人中毒會引發全身器官衰竭,進入死亡。
因此這個情況不可能達到,是因為地球自身就有調節機制,就算再次會出現負氧環境,也不會高達90%。
其實地球曾經在某一段時間是處在富氧時期的,當時地球的氧氣含量已經達到了35%左右。比如最典型的寫過的文章是關于某一個蜻蜓的,這種蜻蜓會變得非常非常的大。其實這個時代就是石炭紀。在這時許多植物都已經有,并且當時的捕食者不大,而且根本就沒有食草型的動物,尤其是體積龐大的這些動物,那么出現森林時,這些霸主其實就是昆蟲。
昆蟲有極高的富氧量變得10分的巨大,而地球上出現森林時直接吸收了空氣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碳,必須放出氧氣,當時由于植被夠多,并且沒有人類,植被也沒有天敵,所以導致地球上太陽循環進一步被打破,因此在這個基礎上二氧化碳越來越少,含氧量則越來越高,所以一度到達35%左右。
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,自從地球存在,它的氧氣含量其實是一直有所變化的,比如一開始地球是無氧的,那么現在的含氧量則是21%左右,可是有人提出了疑問,倘若地球的含氧量超過9成,這個世界還會存在嗎?
海洋能量越高,從來就不是一件越來越好的事情,由于氧氣含量過高,地球上洋流一度發生變化,因此空氣越發干燥,溫度越發寒冷,許多植被都無法再生存。因此雨林崩潰由此開始。同時氧氣是一種助燃劑,倘若濃度越高,那么則會越容易發生火災,在這個時候經常有雷電導致森林發生火災,并且發生火災時,也會被波及到很大的區域,同時認識時間很久,由此可以看出,倘若地球上氧氣含量太高,不會是個樂觀的景象。
并且根據過去調查,地球上從未發生過氧氣含量達到90%,這么一個現象到真的達到了,那么生物大滅絕可能會再次出現。
上一個: